1 images 全局变量#
不管是bootz还是bootm命令,启动kernel都会用到images全局变量。images 定义在文件 cmd/bootm.c:
include/image.h 中的定义了bootm_headers_t结构:该结构描述的是bootm启动时的头部信息。该结构又包含了系统镜像头部和系统镜像。
1.1 bootm头部结构#
1 | 304 typedef struct bootm_headers { |
第 352~362 行这 11 个宏定义表示 BOOT 的不同阶段。
1.1.1 系统镜像头部结构#
先来看下image_header_t结构,也就是系统镜像头部信息:
1 | typedef struct image_header { |
1.1.2 系统镜像结构#
再来看下image_info_t结构,也就是系统镜像信息结构:
1 | typedef struct image_info { |
2 do_bootz 函数#
do_bootz 函数定义在cmd/bootm.c:
先执行bootz_start。先执行BOOTM_STATE_START 阶段。
第 638 行,设置images.os.os为 IH_OS_LINUX,也就是设置系统镜像为 Linux,表示我们要启动的是 Linux 系统!后面会用到 images.os.os 来挑选具体的启动函数。
第 639 行,调用函数do_bootm_states来执行不同的 BOOT 阶段,这里要执行的 BOOT 阶段有:BOOTM_STATE_OS_PREP 、BOOTM_STATE_OS_FAKE_GO 和BOOTM_STATE_OS_GO。
2.1 bootz_start#

调用函数
do_bootm_states,执行BOOTM_STATE_START阶段。593 行,设置
images 的 ep,也就是系统镜像的入口点,使用bootz命令启动系统的时候就会设置系统在 DRAM 中的存储位置,这个存储位置就是系统镜像的入口点,因此images->ep=0X80800000。镜像加载地址定义在include/configs/mx6ullevk.h
调用
bootz_setup函数,此函数会判断当前的系统镜像文件是否为 Linux 的镜像文件,并且会打印出镜像相关信息,bootz_setup函数稍后会讲解。调用
bootm_find_images查找ramdisk和设备树(dtb)文件,但是我们没有用到ramdisk,因此此函数在这里仅仅用于查找设备树(dtb)文件,此函数稍后也会讲解。
2.1.1 bootm_start#
执行BOOTM_STATE_START阶段时,执行bootm_start:
初始化verfify 成员, 设置images状态为 BOOTM_STATE_START。
2.1.2 bootz_setup#
定义在文件 arch/arm/lib/bootm.c:
- 宏
LINUX_ARM_ZIMAGE_MAGIC就是 ARM Linux 系统魔术数。 - 从传递进来的参数
image(也就是系统镜像首地址)中获取zimage头。 - 判断
image是否为 ARM 的 Linux 系统镜像,如果不是的话就直接返回,并且打印出“Bad Linux ARM zImage magic!”,比如我们输入一个错误的启动命令:bootz 80000000 – 900000000
因为我们并没有在0X80000000处存放Linux 镜像文件(zImage),因此上面的命令肯定会执行出错如下:
- 初始化函数
bootz_setup的参数start 和 end。 - 打印启动信息,如果 Linux 系统镜像正常的话打印如下:

2.1.3 bootm_find_images#
定义在文件 common/bootm.c:
- 查找
ramdisk,但是我们没有用到ramdisk,因此这部分代码不用管。 - 查找
设备树(dtb)文件,找到以后就将设备树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分别写到images的ft_addr和ft_len成员变量中。我们使用bootz启动 Linux 的时候已经指明了设备树在DRAM 中的存储地址,因此images.ft_addr=0X83000000,长度根据具体的设备树文件而定,比如我现在使用的设备树文件长度为0X8C81,因此images.ft_len=0X8C81。
2.2 do_bootm_states#

前面将state先处理了BOOTM_STATE_START阶段,接下来处里下面三个状态:
1 | BOOTM_STATE_OS_PREP | BOOTM_STATE_OS_FAKE_GO | BOOTM_STATE_OS_GO |
2.2.1 bootm_os_get_boot_func#
进入第658行,通过bootm_os_get_boot_func来查找系统启动函数。由于前面提到images->os.os 就是系统类型设置 为 IH_OS_LINUX,根据这个os类型来选择对应的启动函数名为do_bootm_linux:
2.2.2 boot_pre_linux#
第 676-677 行,处理BOOTM_STATE_OS_PREP状态,调用函数 do_bootm_linux,do_bootm_linux调用boot_prep_linux来完成具体的处理过程。boot_prep_linux 主要用于处理环境变量bootargs,bootargs 保存着传递给Linux kernel的参数:
设备树的chosen节点下存放了子节点bootargs,bootargs子节点存放bootargs环境变量
2.2.3 boot_jump_linux#
第699行,调用函数boot_selected_os启动 Linux 内核,此函数第 4 个参数为 Linux 系统镜像头,第 5 个参数就是 Linux 系统启动函数 do_bootm_linux。boot_selected_os 函数定义在文件common/bootm_os.c如下:
最终调用 boot_selected_os->boot_fn(即do_bootm_linux)->boot_jump_linux来启动 Linux 内核:
boot_jump_linux:
我们的板子IMX6ULL是armv7 32位架构,因此从else开始,第293 行,变量
machid保存机器 ID,如果不使用设备树的话这个机器 ID 会被传递给 Linux内核,Linux 内核会在自己的机器 ID 列表里面查找是否存在与uboot传递进来的machid匹配的项目,如果存在就说明 Linux 内核支持这个机器,那么 Linux 就会启动!如果使用设备树的话这个machid就无效了,设备树存有一个“兼容性”这个属性,Linux 内核会比较“兼容性”属性的值(字符串)来查看是否支持这个机器。第 295 行,函数
kernel_entry,看名字“内核_进入”,说明此函数是进入 Linux 内核的,也就是最终的大boss!此函数有三个参数:zero,arch,params,第一个参数zero同样为 0;第二个参数为机器 ID;第三个参数ATAGS 或者设备树(DTB)首地址,ATAGS是传统的方法,用于传递一些命令行信息啥的,如果使用设备树的话就要传递设备树(DTB)。第 299 行,获取
kernel_entry函数,函数kernel_entry并不是uboot定义的,而是 Linux 内核定义的,Linux 内核镜像文件的第一行代码就是函数kernel_entry,而images->ep保存着 Linux内核镜像的起始地址,起始地址保存的正是 Linux 内核第一行代码!第 313 行,调用函数
announce_and_cleanup来打印一些信息并做一些清理工作:
因此每次启动 Linux 之前输出“Starting kernel ...”信息如下:
继续回到函数
boot_jump_linux,第 315~318 行是设置寄存器r2的值。为什么要设置r2的值呢?Linux 内核一开始是汇编代码,因此函数kernel_entry就是个汇编函数。向汇编函数传递参数要使用r0、r1 和 r2(参数数量不超过 3 个的时候),所以r2寄存器就是函数kernel_entry的第三个参数。第 316 行,如果使用设备树的话,
r2应该是设备树的起始地址,而设备树地址保存在images的ftd_addr成员变量中。第 317 行,如果不使用设备树的话,
r2应该是uboot传递给 Linux 的参数起始地址,也就是环境变量bootargs的值,最后调用调用
kernel_entry函数进入 Linux 内核,至此Uboot的整个运行流程结束,uboot的使命也就完成了。
3 总结bootz启动过程#

4 uboot 启动 Linux 测试#
4.1 EMMC 启动 Linux#
编译出来的 Linux 镜像文件 zImage 和设备树文件保存在 EMMC中,uboot 从 EMMC 中读取这两个文件并启动,这个是我们产品最终的启动方式。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讲解如何移植linux 和设备树文件,以及如何将 zImage 和设备树文件保存到 EMMC中。不过大家拿到手的 I.MX6U-ALPHA 开发板(EMMC 版本)已经将 zImage 文件和设备树文件烧写到了 EMMC 中,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读取来测试。先检查一下 EMMC 的分区 1 中有没有zImage 文件和设备树文件,输入命令ls mmc 1:1:
EMMC 分区 1 中存在zimage和 imx6ull-alientek-emmc.dtb这两个文件,所以我们可以测试新移植的 uboot能不能启动 linux 内核。设置 bootargs 和 bootcmd这两个环境变量:setenv bootargs 'console=ttymxc0,115200 root=/dev/mmcblk1p2 rootwait rw'setenv bootcmd 'mmc dev 1; fatload mmc 1:1 80800000 zImage; fatload mmc 1:1 83000000 imx6ull-alientek-emmc.dtb; bootz 80800000 - 83000000;'saveenv
直接输入 boot,或者run bootcmd即可启动 Linux 内核,如果 Linux 内核启动成功的话就会输出如下:
4.2 网络启动 Linux#
调试过程中由于我们不断更改kernel, 那么如果每次都烧录进emmc,从emmc启动就很繁琐,直接从网络启动。
先将zImage和dtb文件放在tftp共享目录下,通过nfs 或者 tftp从 Ubuntu 中下载zImage和设备树文件:
setenv bootargs 'console=ttymxc0,115200 root=/dev/mmcblk1p2 rootwait rw'setenv bootcmd 'tftp 80800000 zImage; tftp 83000000 imx6ull-alientek-emmc.dtb; bootz 80800000 - 83000000'saveenv

5 附录:比特与十六进制转换快查表#
1 | /* |
6 mkimage工具#
用来制作不压缩或者压缩的多种可启动映象文件。比如内核启动镜像(给zImage镜像添加64字节的头信息成uImage),再比如rootfs.img。
1 | Usage: ./mkimage -l image |
| 选项 | 作用 |
|---|---|
| -A | 指定CPU的架构,比如:arm或者x86 |
| -O | 指定操作系统的类型,比如:linux |
| -T | 指定镜像的类型,比如:standalone、kernel、ramdisk、multi、firmware、script、filesystem |
| -C | 指定压缩的方式,比如:none 不压缩、gzip 用gzip的压缩方式、bzip2 用bzip2的压缩方式 |
| -a | 指定镜像在内存中的加载地址 |
| -e | 指定镜像运行的入口点地址 |
| -n | 指定镜像的名字 |
| -d | 指定制作镜像的源文件 |
| -x | 镜像是否可以片上执行 |
mkimage命令举例如下:
1 | #mkimage -n "My Kernel" -A arm -O linux -T kernel -C gzip –a 0x8000 –e 0x8000 -d kernel.gz kernel.img |
以上命令将压缩了的内核二进制文件kernel.gz转换成u-boot能够辨认的二进制文件kernel.img,并指定kernel.img的名字为“My Kernel”,处理器体系架构为arm,操作系统类型为linux,程序类型为操作系统内核,程序由gzip压缩,程序的链接起始地址为0x8000,程序的入口地址为0x8000,注意这两个地址一定要是物理地址而不是对应的虚拟地址。
1 | #mkimage -n "My Rootfs" -A arm -O linux -T ramdisk -C gzip -d ramdisk.gz ramdisk.img |
以上命令将压缩了的ramdisk根文件系统二进制文件ramdisk.gz转换成u-boot能够辨认的二进制文件ramdisk.img,并指定ramdisk.img的名字为“My Rootfs”,处理器体系架构为arm,操作系统类型为linux,程序类型为ramdisk,程序由gzip压缩,不需要指定ramdisk的链接起始地址和入口地址。
如果我们将kernel.img和ramdisk.img文件分别写到flash芯片的0xFF000000和0xFF200000位置,系统启动后进入u-boot命令行界面,执行以下u-boot命令:
1 |
那么u-boot将把0xFF000000位置的Linux内核解压缩到RAM中的0x8000位置,再将0xFF200000位置的ramdisk文件系统映像文件刨掉u-boot头部后复制到RAM中的某个位置,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地址0x8000位置启动内核,同时把板子信息、ramdisk在RAM中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、命令行字符串传给内核,这样Linux开始启动运行。
如果没有可以片上执行的norflash:
- mkimage
mkimage -n 'linux-2.6.14' -A arm -O linux -T kernel -C none -a 0x30008000 -e 0x30008040 -d zImage zImage.img - tftp下载到ddr
ftp 0x30008000 zImage.img - 启动内核
bootm 0x30008000